方昕官方网站
http://fff.diaosu.cn
方昕首页>文章>正文

道家思想在汉画像石中的体现

更新时间:2024-03-28 19:17:50 作者:方昕
    有人说汉画像石雄浑、大气、直白,充满了阳刚美。但缺少空灵、虚静、婉转的作品。所以,它的艺术手法根植于春秋、战国,是周秦艺术的延续。道家只是作为其间的一派学说,可以说间接或没有起到实际上的学术影响。

    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先入为主和片面的观点,以下将道家思想和汉画像石作两个部分一一进行研究。

    一、道家思想的形成、来源,主要学术思想

    汉初统治者借鉴秦对神祀的迷信造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现象,也崇尚神道,用迷信的方式麻醉人民。同时也吸取秦灭亡的教训,采用“黄,老之治”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缓和阶级矛盾。由于政治上的指导倾向,所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在汉初的艺术作品中就流露出很多道家思想和神秘文化结合的特征。

    道家思想在汉初作为一种主流的哲学思想,以及在后来中国人类发展史上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想,它是构成中国文化及认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在此后的文人作品中得到大量的体现。或,可以作为对一些人类创作和行为的解释。

    道家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是中国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它囊括了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但道家与道教是有差别的,一般人易将此二者混淆。道家思想的形成来源于:

    1.黄,老学术;

    2.老,庄思想;

    3.隐士思想;

    4.方士学术。

    道教的宗教学术思想的形成则主要来源有:

    1.道家的学术思想;

    2.政治社会的演变;

    3.外来宗教的刺激;

    4.对神秘学术的迷恋。

    我在此要阐述的是道家思想而非道教的宗教学术思想,所以有必要讲明二者的区别,而非他意。

    首先,要了解道家的学术思想,有两个字是要提到的“天”、“道”。

    “天”,限于时代思想的习惯,条理的分类,定义的规定并不严格,归纳起来约有五类观念:

    1.有形象可见的天体;

    2.形而上的天,纯粹为抽象理念;

    3.类同宗教性神格的天,具有神人意志相通作用;

    4.最高精神结晶的符号;

    5.心理升华的表示。

    由于这个字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它的解读的困难。所以秦,汉的一些典籍需上下贯穿,了解全篇才能明白它的究竟。

   “道”,这个字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对它的解释大概有六种:

   1.形而上的本体观念;

   2.一切有规律而不可变易的法则;

   3.人事、社会,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

   4.神秘不可知,奥秘不测,凡是不可思议的事;

   5.共通行走的径路;

   6.说和阐述。

    道家对“道”字的认识和运用可以说是简练精辟,但同时也造成了解读上比较困难。如《老子》一书所用到的“道”字,是综合几例来构成句子的。 在了解了几个关键点后,就不得不提到老子了,他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人物,在古今中外,对人类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里就不用多说他姓字名谁,史实与传说了,只针对他的学术思想。
   
“天道无为”

    老子学说中的“天”和“道”由于后人对此观念的混淆不清,所以关于解释,莫衷一是。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借用南怀瑾先生的解释。

    天地生长作育万物与人,它没有自私的目的,也没有对立条件的要求,更没有利害、是非等功利的作用。它只有施舍和给予,没有要求回报什么。万物从它而生、而灭,都是自然的现象。它不辞劳苦而长远的生作万物,可是它不居功、不自恃、不占为己有。所以人能效法天地大公无私仁慈的精神,才是道德的标准,也便是形而上“道”的境界与形而下宇宙世界的自然法则。而“自然”便是天道本身自己当然的法则是如此的。那么他的“天道无为”又如何解释呢?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常人理解的不为,它是说明天道的境界和功能。“无为”与“无不为”的结合,便是他解释“无为”的道理。“无为”是天道道体的境界,“无不为”是指道体“无为”却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和作用。故有“有无相生”、“动则愈出”等对道体功能的说法了。所以,他的“天道无为”学说是说明人应效法天地,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真正做到大公无私,才是天理的固然。

    以上是对道家及其重要人物的思想中一个点做了个粗略的介绍。再来谈一下汉画像石。

    二、汉画像石的形成、内容、价值

    在汉代的雕刻中,画像石和画像砖作为汉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元素,能起到标志性的作用,且很有研究价值。原因在于:

    1.全面性,一般有较完整的场景,可以直观的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

    2.艺术性,独特的汉代艺术形式,能从艺术的手法和材料等因素研究当时的人文,地理。

    它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在新莽时期有所发展。东汉时,画像石的发展得到扩大,形成了四个中心区:

    1.山东、苏北、皖北;

    2.豫南、鄂北;

    3.陕北、晋西;

    4.四川。

    它所反映的题材广泛,有百戏、宴乐、田猎、神话、天文、出行、军事、建筑、人物、动物、百业等,是当时社会的缩影。由此就能得知汉代的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发展程度。

    以下仅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品评一下汉画像石中蕴藏着的审美与哲学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主张是对自然的摹仿,在西方长达两千多年的艺术创作中被奉为金科玉律。用单纯的,以物质的角度,作为判断艺术价值的观点来看,这些画像石只有考古价值,而不具备作为艺术品的标准。而在中国的艺术审美里是轻摹仿性、重精神、气韵美和完善美。强调非物质的,精神的美。所以到了今天,当对自然的摹仿走到尽头时,返回头来重新对它做一个客观的认识,才发现盲目的追逐物质的表象,武断的否定是多么幼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三、“道”在画像石中的体现

    汉代的画像石不可否认充满了苍凉的咏叹、奇幻的恣肆、更迭交替的舞动,这一切都有如史诗般的雄浑、悲壮。决是看不到隐喻怀结,闲适恬淡。这也着实让人无法联想到道家的空灵、虚动。但就如前面所说,要看到它本质的心核。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要拘泥于形式上的区别,把握住本质才是认识事物的关键。由于文人画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误导了人们,把认识停留在了表面,认为那种意境才是“道”的表现。其实,上山的路不只一条。再,每个人的认识和理解都有其独特之处,何况朝代,对于“道”的理解更是因时间和空间的相异而产生不同的表现方式,也取决于创作者的生活氛围和修养,有无心或刻意的表露。问题是观者把认识放在了哪个层面。

    汉初便推行“黄、老”,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才综合儒、道、法、阴阳各家思想合为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儒”家,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汉末又产生了道教。道家思想一直贯穿汉的始末,所以它具备了优越的历史优势。而在汉画像石中我们无法找到符合传统意义上道家思想的审美,这未免太让人疑惑,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它通过另一种艺术形式得到表现。

    四、结语

    细细品来,汉画像石雄浑的背后,透露出的是古朴;在繁杂的构图背后,透露出的是造型的简约;在画面生命驿动的背后,是无语的幽静。这不就是“道”的意境吗!

[参考书籍 文献]

《老子指归》  (汉)严遵 中华书局出版

《禅宗与道家》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

《老子他说》    南怀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南怀瑾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论汉画像砖与画像石的表现性》   顾森  刘兴珍

《试论汉画像石墓的起源——兼谈南阳汉画像石墓出现的年代》   王建中

《浅论升仙汉画》   孙重恩

《论汉代的墓上祠堂及其画像》   信立祥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